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六世达赖喇嘛,活佛仓央嘉措十五岁的时候被接到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正式成为活佛。
那年三月,康熙帝平乱西北,方才知道五世达赖早已圆寂。西藏的摄政王桑结嘉措赶忙排出卫队去接六世达赖入拉萨。
那时的仓央嘉措还叫做美多吉协加衮钦,他还不知道自己是去做什么,以后要面对怎样的生活?那一年康熙早已不是少年,杀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拒沙俄已成往事,征西北刚刚锁定胜局。“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纳兰性德已经去世十二年了。
桑结嘉措找到仓央嘉措,那时的仓央嘉措才2岁。直到十五岁那年,仓央嘉措才明白,自己早就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传人。自己要成为六世达赖。
多么高大的词汇,多么迷人的名字。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可是,有一种绝望也随之而来。家乡的山水,还有那格桑花一般美丽的姑娘,从此再也见不到了。
仓央嘉措的童年,有一位美丽的姑娘陪伴,她的名字叫仁增旺姆。
仓央嘉措来到布达拉宫。在西平措大殿中,经过消灾、驱邪、沐浴等仪式后,登上无畏宝座,举行了最为隆重的活佛坐床典礼。康熙皇帝派遣的钦差呈献皇帝封诰、贺礼和册书,并授予封文,正式认定仓央嘉措为“第六世达赖喇嘛”。
从此以后,身许如来,一花一世界。
晚霞中的布达拉宫是金色的,尘世中最艳俗的颜色。在高原的天空下,无与伦比地灿烂、壮丽,仪容万方。夕阳流淌在布达拉宫蜿蜒迤逦的墙堞,背后是汹涌卷舒的云絮。亘古静穆的高墙,在流转的大多白云映衬下,有一种与时间无涉的永恒质感。仿若开天辟地之时,它就矗立在那里。如果说西藏是靠近天堂最近的地方,那么布达拉宫一定是天上的宫阙,建筑到了人间的山顶。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布达拉宫里住着的从来也都不是农奴,都是站在宗教与政治顶端的人物。有江湖就会挨刀,何况仓央嘉措是活佛,是雪域最大的王,他要站在布达拉宫俯看一切。至少表面上是这个样子的。
选定仓央嘉措为活佛的那个人,桑结嘉措,五世达赖的弟子,已经掌控政权十五年了,他怎会轻易放弃。对他来说,仓央嘉措只是用来应付清廷和其他对手的傀儡。如果不是制度需要,实际的王怎么会需要这个活佛,毕竟活佛才是正统的王。
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里的每一天都是在煎熬,那里是他的人间炼狱。只不过这个牢笼在阳光的照耀下,在他深深的内心里。振臂一呼,为万千信徒做主,祈祷世界和平安康,不是他能够做到的了。尽管这才是活佛的责任。
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位充满活力的少年,甚至算不得青年,直到他圆寂也不过二十三岁。所以,他的情更多的撒向故乡的美人。
仓央嘉措得不到任何关于仁增旺姆的消息。仿佛,她已经离开了他在的世界。
一开始,仁增旺姆只是心里念着仓央嘉措,心痛也罢,煎熬也罢,只是将他放在心里,就觉得温暖。可是,人总归是世俗的,即使这里的人们都属于佛家,佛家也被分成了许多宗派。仓央嘉措成了活佛,关于他和仁增旺姆的流言就传开了。流言蜚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哪都一样。
仁增旺姆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不能因为自己,让他的圣洁沾上丝毫的污点。她早已明白,他已经不是她一个人的了,他属于万千信众,他属于佛。她是这样通透的一个人,做出了让自己一声遗憾的决定:嫁人。她希望自己走上一个最普通人的生活道路。
可是,人世间庸俗的眼神太多,邪恶或者腐朽的气息总是无休止的占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她的爱情在仓央嘉措离开的那一刻就覆灭了。
仁增旺姆嫁人的消息还是传到了仓央嘉措那里。静默。他前所未有的沉默,静静地坐在那里,阳光也安静地洒在脸上,清风慢慢掠过耳际,他竟没有察觉。
只是转身写下: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对于一位修行者来说,心里遭受的创痛和煎熬越大,修为才会越深。
他的心,在布达拉宫的月亮上浮浮沉沉,却照亮着每一个有爱的人的心。
你以为是世俗的样子,其实这才是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