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是中国史上一代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李晚芳评价道,“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如此勇猛之人最后慷慨悲壮自刎乌江边,为何项羽不选择过江呢,千古至今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广泛的说法是:
项羽因为兵败,自觉无脸面见江东父老而自杀。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带着一支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说项羽,赶快渡江,以便日后东山再起,报仇雪恨,项羽却笑着说:上天要我灭亡,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和江东子弟8000人渡江,如今只剩这些人,即使江东父老怜悯我,让我称王,我亦无颜面对他们,说完拔剑自刎。此说法来之史太公司马迁,司马迁生活年代与项羽死亡年代相为接近,故此说法最为流广。
说法二:拯救百姓的英雄
另一种说法是项羽自杀是想提前结束战争,消除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在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项羽一直僵持不下,老百姓无法安定生活,随军的士兵也是苦不堪言,于是项羽想和刘邦一决胜负,不要让天下百姓继续受苦,最后甚至想牺牲自己利益换刘邦的让步,以鸿沟分界二分天下。刘邦却毁约追杀楚军,出兵追杀楚军。项羽率残兵败将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时,想到渡江后还要卷土重来,重新进行一次楚汉战乎,那将会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于是他宁愿选择牺牲自我结束数年的战争,还百姓一个安定生活。
说法三:自刎是误传。
还有一种说法,项羽在今天的定远就被“搏杀而死”。《汉书·陈胜 项籍传》明确提到项羽身死东城,《史记·高祖本纪》提到“使骑追杀项羽东城”等,后来有学者实地考察,东城就在今天的安徽定远县,离乌江有约120千米,二者并不属于一个地域范围。《史记》中两处涉及乌江的记一些史学家认为是司马迁记叙上的错误,并导致了后人以讹传讹。但这种观点遭到许多学者的反对。据多方考证,在楚汉战争时期东城是一个范国广阔的行政区域,乌江是包括在内的,因此司马迁所说的“身死东城”与“乌江自刎”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