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资质如何造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7 18:42:58    

资质造假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社会诚信体系,也破坏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资质造假手段及其后果:

公然造假

直接出具假的证书和材料,以获取承包权或订单。

寻租与行贿

通过与发证机关的寻租行为,通过行贿手段获取想要的资质。

勾结合法企业

与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勾结,变相获取资质。这种方式较为普遍,因为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专业人员紧缺和成本高昂,选择“证书挂靠”。

虚假资质

利用满足国家税收优惠条件的资质,逃避国家税收。例如,利用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福利企业资质和开发区资质等。

虚假信息

伪造公司注册登记信息,包括法人代表、注册地址、会计人员等重要信息,以达到规避责任或其他目的。

业绩造假

在投标时未提交真实业绩证明,而是使用框架协议、合同意向书等预约合同顶替,甚至伪造业绩。

相关文章

西藏自治区住建厅发布重要通知
2025-04-17 11:54:00
王玉皞履新江西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
2025-04-16 10:25:00
瑞芯微:业绩飙升 多领域布局未来可期
2025-04-15 19:23:00
年报不收费!!!警惕“年报诈骗”!
2025-04-14 22:23:00
本市2025年度全国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开始报名
2025-04-11 1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