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彭婷 通讯员 谷桔
“爸爸妈妈,我们来看你们了!”4月1日,湖南湘水缘陵园,老兵们声声呼唤令人动容。1979年,年仅19岁的唐远方在一场战争中牺牲,战友们发出“替牺牲战友尽孝”的生死诺言。这次清明前夕祭扫活动,是他们践行承诺的第44年。
1978年,来自湘潭市岳塘区的罗艾群和唐远方同时入伍。他们和几名湘潭籍战友约定:“若谁牺牲了,活着的战友一定要把他的父母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
简朴的话语,竟成了战友间的“生死约定”。1979年初,唐远方不幸牺牲。罗艾群和战友没有忘记承诺。1981年退伍后,罗艾群转业到湘潭电机厂上班。回到湘潭,他没有直接回自己家,而是首先去看望唐远方的父母唐光勤和李秀娥。
“我的儿子要是还活着,现在也回来了!”见到罗艾群,李秀娥、唐光勤的泪水止不住地流。罗艾群紧紧抱住两位长辈,久久没有松开。
过了很久,待二人情绪稍稍稳定,罗艾群才握住他们的手,一字一顿地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儿子,你们就是我的爸妈,让我和战友们替远方照顾你们吧!”
就这样,罗艾群和战友们足足将孝行和善举坚持了40多年。
天晴时,罗艾群和几位战友陪二老晒太阳;老人生病了,他们陪着上医院;每逢二老生日或是重要节日,他们都前去看望陪伴……后来,又有越来越多的老兵带着家属一道加入。唐光勤、李秀娥虽然失去了一个亲生儿子,却拥有许多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早几年,李秀娥、唐光勤先后去世,老兵们每年坚持扫墓。
“爸爸妈妈,今天,我带着远方的英灵一起来看你们了。”在李秀娥和唐光勤墓地前,今年67岁的罗艾群低诉,手中紧握唐远方的照片,两行泪水流过饱经风霜的脸。
罗艾群身后,还有很多人一同祭拜,有与唐远方同在一个团的战友解玉湘,有古稀之年的严文斌,有拄着拐杖来的赵金杰,有胸前挂着纪念章的杨友良……
焚一炷香,倒一杯酒,鞠一个躬,献一朵花,深情吹奏一曲《怀念战友》。湛蓝天空下,苍松翠柏间,老兵们怀念战友的英雄往事,向烈士父母表达深厚敬意,并对长眠的二老承诺:“你们幸存的‘儿子’永远不会忘记牺牲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