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气温的剧烈变化也让呼吸道面临挑战。早晚的凉意与午间的暖阳交替,容易导致人体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下降,病毒趁机入侵,引发感冒而出现咳嗽症状。许多人在感冒症状消退后,仍被咳嗽困扰,甚至持续数周。这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科学应对?
感冒后的咳嗽,是如何形成的?
咳嗽本质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的反射,为了清除气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后,会产生炎症,导致气道分泌物变多。为了清除这些分泌物,身体就会采用咳嗽的方法来帮助气道排出这些分泌物。
其次,病毒的入侵可导致支气管黏膜受损,使气道神经上的咳嗽受体对外界各种刺激敏感性增高。当气道接触外界各种刺激性因素,如冷空气、粉尘等,就可以引起咳嗽。
感冒后咳嗽不停,怎么办?
感冒后出现咳嗽症状,应尽量避免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粉尘、花粉等刺激呼吸道,出门科学佩戴口罩。
在药物干预方面,需遵循医嘱合理使用止咳化痰类药物。比如中成药连花清咳片,可以止咳、化痰、清肺,能够抑制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阻力,缓解气道高敏感状态,减少痰液分泌、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痰液排出,让咳嗽咳痰症状好转。一项连花清咳片应对感染后咳嗽的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连花清咳片可缩短感染后咳嗽消失时间2天,提高咳嗽消失率22.4%,提高咳嗽缓解率16%,安全性良好。
饮食上,多喝水,滋润喉咙;避免辛辣、过甜或过咸食物,减少对咽喉的刺激。可以多吃富含胡萝卜素的菠菜、芹菜、胡萝卜、西蓝花等蔬菜,胡萝卜素在人体中可以转换为维生素A,它能消除呼吸道黏膜炎症,并促进咽部黏膜修复。
如果晚上咳嗽症状明显,睡觉时可以使用加湿器让室内环境保持湿润。另外,睡觉时将上半身稍微抬高一些,可以让呼吸道变成一个“斜坡”,从而防止黏液阻塞气道,缓解咳嗽的症状。
值得提醒的是,咳嗽虽是常见症状,但若伴随发热、胸痛、痰中带血或呼吸困难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对于儿童、老人及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时,更应提高警惕。科学防护、及时干预,才能让春季的生机与健康同行。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