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堂课 渠四代和渠一代的对话 | 我们的红旗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19:35:00    

在安阳林州,大家通常把当年参与红旗渠修建的人称为“渠一代”,60年过去了,当“渠四代”遇到了“渠一代”,同时给大家讲述红旗渠精神,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95后李媛是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的青年教师,她的太爷爷叫李贵,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任林县县长,担任红旗渠建设后勤指挥长。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教师 李媛:小的时候经常听家里人给我讲红旗渠的故事,但是在参加工作以后,我其实是比较抵触别人给我贴“渠四代”标签的,我也比较害怕,害怕会讲不好红旗渠的故事。

小时候,祖辈修渠的故事像神话般刻入记忆,长大后,这个标签却成了“紧箍咒”。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教师 李媛:有一次我在教学的时候,一位学员问我一个问题,但是当时知识储备不是很多,所以没有能够回答上来,我觉得特别愧疚,也觉得让他们失望了,也愧对于祖辈的付出。

听着红旗渠的故事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被困难打倒,李媛准备带着红旗渠精神去再次学习红旗渠精神,她逐个走访还在世的“渠一代”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教师 李媛:郭老师哎好久不见。

1968年,红旗渠启动了支渠修建工程,18岁的郭秋英毅然报名参加,被任命为“铁姑娘队”的队长。

红旗渠支渠配套建设模范 郭秋英:和男同志都一样,我们也并不叫苦,没有叫苦叫累,只要能把这个工程往前赶一赶,我们早一天有水吃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75岁的郭秋英,是李媛拜访的修渠人中让她印象最深的一个,她们都有不服输的性格,她们也都在青春正盛时选择了红旗渠,郭秋英后来被聘为红旗渠学院的特聘教师,李媛经常去听她的课,每听一次,她都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新的认识。

5年里,李媛从这些“渠一代”身上如饥似渴汲取着养分,她成长着,并把这种成长分享给每一个来到红旗渠的学员们。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教师 李媛:有一次我在纪念馆教学的时候,一个学员看了我很久,也看着照片中的太爷爷看了很久,后来他告诉我说,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真实地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存在,他说渠在、人在、还有后来的人。

课堂上李媛经常被年轻学员问到一个问题,如果今天再修红旗渠,我们能成吗?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教师 李媛:就算挖掘机取代了钢钎,我们依然需要锤击千万次的韧劲,红旗渠标记的不是过去的高度,而是我们必须攀越的崖壁,我想这个答案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

而郭秋英讲课时,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是,红旗渠精神会过时吗?

红旗渠支渠配套建设模范 郭秋英:红旗渠的精神永远不能放弃,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承好、弘扬好。

相关文章

一堂课 渠四代和渠一代的对话 | 我们的红旗渠
2025-04-05 19:35:00
平和国强: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系列活动
2025-04-04 23:54:00
别跑空!4月5日已约满!老君山、龙门石窟等景区发布公告
2025-04-04 22:47:00
各地清明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发扬英烈精神
2025-04-04 10:34:00
全球媒体聚焦丨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撰文称 在中国看到了未来
2025-04-03 19: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