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坚决扛起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政治责任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9:59:00    

◎编者按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1周年,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进一步做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本报今日刊发我省8个地市、部门、高校党委负责同志理论文章。

中共七台河市委书记 陈延良

能源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七台河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紧扣国家能源安全需求,有效发挥“煤头化尾”、“煤电一体”特色优势,统筹推进传统能源升级与新能源开发,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保障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互促共进的新路径。

一是深耕煤炭绿色开采,以智能化升级夯实能源安全“压舱石”。七台河市因煤而生、缘煤而兴,是国家保护性开采的三大稀有煤田之一,自1958年开发建设以来,累计为国家贡献优质煤炭6亿多吨,是辽宁的鞍钢、本钢等重点炼钢企业所需精煤的主要来源。“与生俱来”的资源禀赋,不仅赋予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底气,还有沉甸甸的责任。多年来,七台河市准确把握煤炭行业能源安全新战略内涵,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煤炭生产供给结构,合理释放先进产能。自2006年以来,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地方矿井数量从441处减少到现在的46处,累计关闭地方煤矿395处,退出落后产能1559万吨/年。有序推动地方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全力帮助技改矿井释放产能、生产矿井提能上量、停产矿井恢复生产,2024年全市新建改造矿井复工13处,生产矿井复产12处,生产原煤576.6万吨,2025年优质煤炭产量有望突破850万吨,新建改造矿井全部投产后,产能将达到2400万吨,牢牢守住了“以煤为基”的能源安全底线。针对煤炭开采伴生大量煤矸石问题,培育了百春固废为龙头的一批煤矸石产业集群,组建了全省唯一的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对煤矸石开展全组分靶向研究,推出了陶瓷、高岭土、空心砖等产品,实现了对煤矸石的“变废为宝”。

二是巩固焦化产业优势,以产业链延伸激活转型升级“新引擎”。我国能源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特点,发展煤化工产业,有利于缓解原料进口依赖的窘境,对促进石化产业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早在本世纪初,七台河就提出把焦化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此后一批批煤焦化企业在这里蓬勃发展,如今的七台河已成长为全省煤化工产业链最长、规模最大、产品最多的地市,焦炭产能占全省的70%以上。为进一步巩固全省煤化工产业排头兵地位,丰富石化原材料来源,七台河市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出台焦化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以新兴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勃利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为平台,深入开展“千企技改”行动,指导煤化工企业高位嫁接新工艺、新技术、新模式,鸿瀚精细化工等项目加快建设,勃盛清洁能源项目实现满负荷生产。推动煤化工企业全面实施节能、环保“两改造”工程,10家焦化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焦化行业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迈向更高水平。现在,小小的煤块经过层层精深加工,已经可以衍生出针状焦、甲醇、LNG、尿素、复合肥等几十种“跨界”产品,实现了从燃料到原料再到材料的华丽转变。

三是优化电力保供体系,以多元化供应织密能源输送“安全网”。电力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台河市始终将电力稳定供应作为保障能源安全重要发力点,统筹推进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加快完善产业生态,2024年全市发电量完成73.84亿千瓦时,不仅满足了本地用电需求,还通过电力外送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能源支持。在火力发电方面,大唐七台河发电公司拥有全省火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机组,七台河市以此为依托,充分发挥火电可靠性高、可调节性强等优势,持续夯实电力保供基础,有效保障了区域能源安全和民生稳定。在风力发电方面,近两年获核准和预批风电指标项目9个,全部建成后,风电装机总量将提升至240.78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量的49.57%。七台河市还将眼光投向了其他电力产业,九龙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有望年内开工,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产业竞相发展,具有七台河特色的“风光水火储”多元互补的电力供应体系逐步形成。

四是构建清洁能源矩阵,以布局新赛道打造能源产业“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出路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七台河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全省“氢绿龙江”行动,率先布局氢气制取、加氢基础设施等产业,勃利风电制氢站项目竣工,成功产出全省第一桶“绿氢”。加快绿色低碳甲醇产业发展,建成全省首个“天然气+甲醇”站,引进了一批吉利甲醇出租车,推动甲醇等新能源示范应用,持续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坚持把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拥抱新能源的赛道,积极推进负极材料、石墨烯应用规模化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攻关,万锂泰公司积极拓展硬碳、钠电负极、硅碳负极等新型材料,宝泰隆公司已具备百吨石墨烯量产能力,新材料产业的应用场景和领域,正向着高端化、多元化、绿色化不断拓展。

相关文章

东湖评论:以融合思维破局彰显江汉谋远智慧
2025-04-16 00:15:00
90余名群众受到国家安全机关表彰奖励
2025-04-15 19:02:00
深入理解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意义
2025-04-15 16:43:00
筑牢防线,共护国安!佛山铁警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
2025-04-15 15:25:00
海报 | 国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一组海报带你了解
2025-04-15 14: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