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处理得快,120来得也快,救得也快,给我捡回一条命!”4月16日,一名事故伤者胡某在回访中感慨道。这场与死神的赛跑,正是常熟“警医联动”应急救治机制的生动缩影。
何为“警医联动”?自2024年9月以来,常熟公安交警联合当地卫健部门,探索建立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应急联动救治机制,用速度与协作织就生命守护网。

常熟公安交警联合当地卫健部门,用速度与协作织就生命守护网。常熟警方供图
为破解传统事故救援中“警医协同慢、信息传递堵、资源整合散”的痛点,常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并联合常熟市卫健委、市级医院量体裁衣制定《交通事故伤员应急医疗救治实施方案》。
2024年8月,常熟全市成立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搭建起“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联动”的组织架构——在120急救中心设置警医联动专用频点,交通指挥中心专席对接,实现三方调度平台“一键互通”,让警情、伤情、路况信息实时共享,从“各自为战”转向“一体联动”。
在常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大屏显示标红弹窗的“受伤”警情一旦触发,便意味着一场“生命竞速”的启动:重大事故“协同作战”,派出所、巡特警与交警同步赶赴现场,将警力到达“真空期”压缩至最短。现场民警按“黑(死亡)、红(危重)、黄(重伤)、绿(轻伤)”对伤员分类,同步启动“就近就优”转运方案,第一时间将危重伤员送往三所市级交通事故定点救治医院。

在常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大屏显示标红弹窗的“受伤”警情一旦触发,便意味着一场“生命竞速”的启动。常熟警方供图
与此同时,“绿波放行+铁骑开道”成为生命通道的“双保险”。常熟交警部门遇紧急情况一键启动绿波带,同时铁骑适时介入,救护车通行效率显著提升,为转运车辆“保驾护航”。
事故伤员在送医过程中,相关信息即通过联动工作群渠道,流转至就近的市级医疗单位。急诊医生对即将送到的伤员情况,由之前的开“开盲盒”,改变为直接“打明牌”,相关救治准备更加充分。
以交通事故伤者胡某为例,在120急救车送医救治途中,他的事故现场照片、受伤部位、初步诊断结果,已经同步推送至“警医联动”工作群。常熟市中医院脑外科、骨科医生已提前在抢救室待命,从而实现“上车即分诊、入院即抢救”,救治准备时间大大缩减。

“警医联动”机制运行7个月来,为生命护航效果日渐明显。常熟警方供图
据了解,“警医联动”机制运行7个月来,常熟市各职能部门配合日益顺畅高效。目前,急救人员平均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了27秒。交通事故重伤有效救治率逐月攀升,危重伤员“七日救治存活率”从此前的50%上升至82%。
常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乙晓峰介绍:“以每月10名危重伤员为例,按存活率提升32%计算,意味着又多挽救了3条生命。警医联动就是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苏报融媒记者 方方 通讯员 张佳/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