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广东省的数字创意产业,的确是值得一提。这个产业集群在2023年就实现了营收6233亿元,提前完成2025年突破6200亿元的目标任务。但是强大之下,仍有短板,值得反思突破。

一是“卡脖子”,数字创意依赖的引擎技术、高性能芯片、渲染技术等等还是依赖国外,国产化替代能力不足,存在供应链风险。二是“没牵手”,广东拥有腾讯、网易、中手游、三七等前沿企业,但是中小微企业占比还很高,上下游协作松散。内容创作、技术研发、渠道分发等环节脱节,各自打拼,难以形成“创意—技术—商业化”闭环。三是“缺人手”,AI背景的艺术创意与数字技术能力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高校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企业想要的人才真的不够。
有问题就要有对策,政策支持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风向标和助推器。广东近日表示将完善政策体系,包括动漫游戏、影视生产、创意设计、现代演艺等,加大扶持力度,比如税收优惠、简化审批、专项基金、版权保护等,这些对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都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可以预见的是,只要保持投入和创新力度,广东继续诞生类似《黑神话》这样的“神话”也可以期待的。
位于羊城创意产业园西侧的科韵路,被称为“中国游戏第一街”,汇聚了近150家规上游戏企业,创造了千亿产值的产业生态,孕育出多家知名企业。这就是产业集群生态的魅力。有了土壤和生态,就能产生供应链的协同、共享基础设施、人才池效应、区域品牌价值等优势。要知道,今天一家数字创意公司要快速成长起来,是不能躲在边远地区自成一体发展的。“跟着大哥才有肉吃”,以头部企业为风向,以参与下游产业链为目标,各类文化和科技企业才能找到自己的市场价值。
打造创意园区,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基地,为企业提供低成本办公空间和共享设施就是说一个推动生态建设发展的思路。同时,这个创意园区还必须是与时俱进,以海外优秀样板为参照,不断提升服务标准的。比如建立“园区大脑”,让物联网和机器人服务广泛应用,有先进的能源管理、有智能商业、智能安防,还有共享工作室等等。如果一个创意园本身就是个数字化的优秀作品,那么对于企业将起到重要的聚合与成长的作用。
文、图|记者 戚耀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