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女子偶然发现胃里有“定时炸弹”,株洲恺德医院内镜微创治疗成功拆“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18:11:00    

红网时刻新闻8月28日讯(通讯员 黎婕妤)近日,株洲恺德医院消化内科成功为患者切除了胃体一枚2.3cm*2.0cm间质瘤,并在内镜下成功关闭人工穿孔创面。

63岁的阳女士(化名),因轻度贫血,大便潜血阳性到株洲恺德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科室负责人廖柳兰及团队接诊后,为其安排了检查,发现升结肠有0.9cm*0.9cm亚蒂息肉,息肉表面充血糜烂,考虑它为大便隐血的罪魁祸首,当时予以内镜下息肉切除,结果在胃镜检查时发现一枚2.3cm*2.0cm交界性肿物。

廖柳兰表示,该肿物属于交界性肿物,有恶变风险。于是,消化内科邀请了麻醉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决定为患者进行内镜下胃黏膜肿物剥离术。

最终,在廖柳兰带领下的手术团队和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完整切除肿物并在内镜下使用金属钛夹成功闭合人工穿孔创面。肿物检验结果显示是早期胃交界性肿瘤(间质瘤),术后不久,患者康复出院。

据了解,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它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多见于胃,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与发生的部位、大小及生长方式相关,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大部分通过胃肠镜检查无意中发现,该肿瘤有恶变倾向,且10%-30%为恶性肿瘤。“阳女士无疑是幸运的。这个胃肠间质瘤(GIST)已经长大了,此时果断进行微创治疗挖掉病灶,就不需要接受外科手术,也不用吃靶向药了,对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影响。”消化内科负责人廖柳兰说。

廖柳兰表示胃肠道间质瘤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易被察觉,在初期时往往没有任何症状。随着肿瘤变大,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这就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信号,就医检查,完善胃肠镜及腹部CT检查。

廖柳兰提醒,目前没有明确的措施可以防止胃肠道间质瘤的生成。对于胃肠道间质瘤最好早发现,尽早进行内镜下微创切除;提倡40岁以上人群都应该做一次胃肠镜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胃肠道早癌,也可以发现极低或低度危险度间质瘤。当下消化内镜诊断及治疗技术均非常成熟,早期发现后通过内镜微创手术切除瘤体,可以让患者日后生活获益良多。

相关文章

女子偶然发现胃里有“定时炸弹”,株洲恺德医院内镜微创治疗成功拆“弹”
2025-08-28 18:11:00
遵义市第102例!遵义这位退伍军人好样的
2025-08-24 17:00:00
儿子车祸过世后,上海阿姨精神异常!每天在小区里骂人……丈夫竟拒绝送医诊断?
2025-08-24 11:05:00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治疗,为你的耳朵按下“重启键”
2025-08-14 11:12:00
叉车司机一句话,牵出两亿元大案
2025-08-09 20: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