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新悦利用庭院角落的水源,精心设计并打造了“小瀑布”。

松口镇圳头村钟学宏家的“美丽庭院”。

钟学宏返乡改造这座围龙屋,打造成今日的精美小院。

钟学宏庭院中的绿植大多四季常绿。

雁洋镇长教村桥溪古韵景区内,朱新悦家的“美丽庭院”绿意盎然。

朱新悦在家门前的小路两旁种了许多绿色植物。

丙村镇人和村何翠琴家的“美丽庭院”。

钟学宏庭院中的池塘为“美丽庭院”添上画龙点睛的一笔。
一株株鲜花绿植串珠成链,一片小池塘点缀其间,一座“三堂两横一围龙”的客家传统建筑……在松口镇圳头村,有这样一座如世外桃源般的“小公园”,精美的院中景致是村民钟学宏打造的“美丽庭院”。“这座围龙屋是我岳母的爷爷留下的,2018年我回乡改造这座房子,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样子。”钟学宏介绍,这座围龙屋自动工建设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如今还保存着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邹鲁题词的真迹。
“室内种的几乎都是绿萝,室外的鲜花也以耐寒耐晒的翠芦莉、三角梅为主。”钟学宏告诉记者,庭院里的绿植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好养活的”“四季常绿的”植物,在保持庭院景观的同时尽可能节省成本。
来到雁洋镇长教村村民朱新悦家中,绿意盎然、清新凉爽的“美丽庭院”则是另一番风味。
“我按照隔壁老屋的风格设计了这座新房,又在庭院里种了很多花花草草,时不时就请朋友来喝茶。”朱新悦告诉记者,他在隔壁的老屋出生,一直住到20岁,直到中年又回到老屋,将庭院和门前小路打理得干净美观,“我不仅住着舒服,心情也跟着变好,有人来参观我也非常高兴。”
随着“美丽庭院”建设的推进,长教村不文明现象越来越少,还被评为梅州市“百佳乡风文明村”,庭院干净、人人好客、户户文明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四季桂、罗汉松、龙眼、释迦……这座既有鲜花绿植,又有瓜果蔬菜的精致小院是丙村镇人和村何翠琴家的“美丽庭院”,被问及打理庭院的意义时,何翠琴说:“这样一个干净、整洁、美观的庭院,不仅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舒适,还能美化村庄。”
“美丽庭院”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深化“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梅县区将“美丽庭院”创建作为推动乡村全域振兴、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和妇女在家庭中的独特作用,动员和引领广大妇女着力改善宜居环境、注重家庭教育、传承良好家风、培育文明新风。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美丽庭院”5705户、示范村102个、区星级“美丽庭院”示范户400户,获评省级“美丽庭院”28户、省级典型示范户3户,省级“美丽庭院”村2个。
除了亲友休闲聚会,“美丽庭院”还是家庭教育、亲子互动的好地方。今年“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梅县区妇联在城东镇举办了一场“美丽庭院亲子共融”主题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农耕文化、庭院建设与家风家教深度融合,30组亲子家庭一起做手工、包饺子,在庭院里交流感情。
梅县区将继续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倡导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以庭院“小美”聚合乡村“大美”,推动乡村风貌越扮越靓,乡村生活越过越甜。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刘明心
通讯员 李彩 冯森达 吴碧芬 王雅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杨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