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法律规定什么叫高利贷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3:12:53    

高利贷是指 利率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贷款,具体而言,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若贷款利率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即被视为高利贷。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得超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高利贷”与“非法放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高利贷的利率很高,但只要不超过法律规定的上限,它仍然是一种合法行为。然而,如果贷款利率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那么这种借贷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高利贷,并且相关的合同条款可能不具备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高利贷的界定主要依据是贷款利率是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上限,即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过这个标准的贷款行为,不仅会增加借款人的还款压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应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制裁。

相关文章

从5万到“零贷款”!一位养殖户与泾阳联社的八年暖心同行
2025-04-18 18:33:00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正式挂牌开业
2025-04-17 21:53:00
央行发布一季度金融数据,一季度社融同比增2.37万亿元
2025-04-13 17:10:00
各家商业银行加快落地回购增持贷款
2025-04-11 09:58:00
强零售基因,邮储银行为何首提“均衡发展”?|透视金融业2024年年报⑧
2025-04-05 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