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已存在两千年之久,又有纸鸢、鹞子之称,也是世界上“人类最早的飞行器”,追溯风筝的起源,据说汉朝大将韩信当时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信息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但还有另一种假设很可能是,它诞生于3500年前的印度尼西亚境内。当时的航海家习惯于观察风,这一系列岛屿的居民都可能是第一个放风筝的人。然后,该工具将传播到太平洋和亚洲大陆。通过风筝的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风筝最早具有军事侦察功能。风筝直到西方后期才出现。1241 年,鞑靼人在战场上使用它来吓唬他们的敌人;半旗半风筝,该工具喷出火焰和烟雾,吓坏了波兰士兵。后来,在十五、十六和十七世纪,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风筝在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明清之时,从宫廷贵族到平民百姓,风筝作为春日的一项娱乐活动,更为繁盛,脍炙人口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便出自清代诗人高鼎。而放风筝作为一种无关温饱的娱乐活动,能够在小农社会流传千年,足见其生命力和影响力。民艺学专家潘鲁生总结“作为文化的民艺它体现出艺术的特征,作为生活的民艺,它体现出民俗的和社会的特征”,历经千年的发展与沉淀,风筝早已与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华文明融为一体。
如果把风筝单纯地当作一件民间玩物,那就大错特错。风筝远远不止观赏和娱乐价值。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风筝还兼具养生健身之功效。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迎着和煦的春风,呼吸着带有青草芳香的空气,人们走向原野,感受春回大地的勃勃生机,牵引着丝线,在旷野上奔走,让风筝乘风而上,抬头望着在天际翱翔的风筝,将世俗烦恼抛诸脑后,古人云“迎天顺气,拉线凝神,随风送病,有病皆去”。
民俗文化中,人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晦气”,风筝飞上天空,将丝线剪断,风筝随风飘去,也喻示将自己的疾病、灾难等不幸之事一同带去。这种说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中医专家左新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春季推崇“向上”运动,最有效的便是放风筝,“放风筝时头向上扬、眼向上望,胳膊往上抬,整个人都是向上舒展的,非常有利于阳气的升发”。风筝含有文化、艺术、体育、科技、民族性等多重概念,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风筝凝聚了民间的生活方式、思想信仰、审美情趣,它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特定时期的经济文化政策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