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综治中心蝶变“解忧杂货铺”,深圳一区基层治理上新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0:05:00    

不久前,两艘渔船在深汕特别合作区附近海域发生碰撞,双方就赔偿问题反复磋商未果,主动要求到深汕特别合作区调解。尽管本不属于深汕辖区管辖船只,但鲘门街道综治中心和深汕特别合作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主动作为,多次组织调解,推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南方+记者从深汕特别合作区政法和社会工作局获悉,近年来该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为依托,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完善“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探索“3+4+4”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法,推动风险源头预防、矛盾就地化解。

深汕特别合作区政法和社会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3”即建立“三道防线”,筑牢风险屏障,以综治中心为中枢,构建区—街道—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综合体系,推动风险源头预防、矛盾就地化解。“4”即‌“四种通道”打通服务末梢,‌网格员靠前排查,社工、志愿者提供暖心服务,民意速办接诉即办,司法力量靠前调解。第二个“4”即公检法司力量根据矛盾纠纷情况导入法治化轨道,积极推进诉源、访源、警源“三源”治理。

在全区层面,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已经划分153个综合网格,探索“警网融合”试点,建立民意速办工单联动处置机制,联合公安、消防、卫健、应急等部门开展联合整治,筑牢平安防线。

在街道层面,该区全覆盖规范化建设街道综治中心,让人民群众反映问题、解决纠纷“只跑一地、只进一门”。鲘门街道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创新‘渔事纠纷不上岸’治理思路,通过机制重塑、科技赋能、多元共治,累计化解海上矛盾纠纷20余起‌。”

在村(社区)层面,深汕特别合作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创建“无讼”村居(社区)为基础,充分开展矛盾风险预防排查和化解工作。

一方面与网格员、派出所的驻村警等形成合力,强化对“弱信号”的研判,做好矛盾纠纷风险排查;另一方面指导试点村、社区制定修订融入无讼和谐、文明乡风、法律理念等内容的《村民公约》或《居民公约》;推动成立由乡村自治力量组成的民间志愿调解队,初步形成了村委牵头、网格摸排、志愿者调解、法院靠前指导的村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深汕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探索构建‘一站(庭)两所两中心’机制推动源头治理,以‘无讼’村居创建试点为牵引,促进‘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实现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累计靠前指导矛盾调处137次、成功调解案件38宗。”

值得一提的是,深汕特别合作区成功培育南香村、红罗村、朝面山村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探索出一条具有深汕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南方+记者 陶清清

通讯员 李恒松

【作者】 陶清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优化高校食品安全生态需全面再塑管理环节
2025-04-14 16:20:00
共绘善治新“枫”景!惠州一体推进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2025-04-14 08:57:00
冠心病治疗新突破!这款“老药”可降低25%的风险
2025-04-11 12:00:00
综治中心蝶变“解忧杂货铺”,深圳一区基层治理上新了
2025-04-09 10:05:00
@太原人 重要提醒!老年人智能操作不熟悉 免密支付慎开通
2025-04-09 07: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