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方日报评论员
4月1日,广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12条“干货”举措,以支持、服务企业为鲜明导向,立足于强化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供给,覆盖产业发展需求的方方面面,着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助力广东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环卫机器人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引领未来发展、正在“破土而出”的主导技术、重磅产业。广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在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随后又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强调“将汇聚最优资源、集聚最大力量,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若干政策措施》的发布,标志着支持政策进一步细化,将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加力提速、成群成势,推动实现更多标志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全力塑造产业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

会打太极拳的机器人吸引与会者纷纷拍照。
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不仅是广东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的必然要求,也是广东有基础有条件、完全能够做大做强的新增长点。广东兼具机电技术与数智技术两大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鹏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智能算力平台,光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昇腾生态研究院;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的4.47万台(套)增长到2024年的24.68万台(套),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这些数据充分证明,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础良好、优势突出、前景广阔,广大企业和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鹏城云脑运维中心。
同时也要看到,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政策、产业等方面全面发力,打好“组合拳”,推动更多力量向产业发展聚焦用力。《若干政策措施》全面摸排产业链短板,梳理资金、人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数据要素等资源需求,提出“六个一批”目标任务。各地各部门必须压实责任,统筹安排,精准用力,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积极面向全球加强协同创新,争取更多创新资源落户广东;培育一批优质企业,特别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部署一批高能级平台,推动现有产学研平台能级提升、联动发展,因时因势谋划高能级平台;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组织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开展“机器人+”行动,挖掘开放应用场景;引进培育一批优秀人才,把吸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所需人才作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重中之重,加快打造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人才大军;完善一批标准法规制度,积极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若干政策措施》的出台,将在全省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加快打造全球重要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新高地。广东将秉持务实、高效的服务理念,以强企惠企为中心,努力营造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帮助广大企业用好、用活、用足政策,让广大企业和科研人员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期待广大有志青年、企业家、科学家和投资者到广东投资兴业,推动更多好项目、好企业落户广东,共同助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携手共享发展机遇,共创辉煌未来。
【作者】
南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