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打造文化品牌,建设南沙文化强区,南沙区文化馆与广东省文化学会联合举办“潮起珠江口——第四届‘我们的文化生活’主题征文与摄影大赛”,打造南沙文化品牌。以诗歌、散文、纪实,日记、故事、摄影形式,讲好南沙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的文化生活“征文大赛,自2022年以来,成功举办三届,活动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南沙区引起了热烈的反响,社会各界人士和中小学生踊跃投稿,甚至省内外也有作者投稿。作者们将自己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融入到细腻的文笔中,讲述着文化生活中平凡而生动的故事。活动产生广泛和积极的社会影响,成为南沙区一张靓丽的特色文化品牌。
本次大赛,即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截稿,征集对象为社会各界,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群体。颁奖时间为2025年11月(待定)。
主题内容
1、主要围绕庆祝南沙建区20周年这一主题,就南沙建区20周年撰写感想和体会,描写南沙风情风物,讲述参与南沙开发建设的经历,畅谈感受和心声。以及写南沙的文化生活,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想。
2、结合南沙乡村振兴实践,真挚地记述“我”与南沙乡村发展的故事(如参与万顷沙现代农业试验、东涌镇水乡改造等),或分享身边促进南沙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通过南沙渔村变新城、疍家文化活化等细节,呈现南沙乡村产城融合的独特变化。
3、立足南沙文化脉络,抒写对南沙文化的热爱,如见证咸水歌从渔船走向大剧院、妈祖诞从渔家祭祀发展为文旅IP的历程。可结合自身南沙经历,讲述改革开放后南沙从“文化洼地”到“人文湾区枢纽”的蜕变故事。
征稿要求
征文类的作品要求:
1.诗歌、散文、日记、故事、纪实。文章要求观点鲜明、主题突出、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内容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较强的可读性。
2.文稿字数,诗歌、散文、日记、故事,2000字以内。纪实适当放宽。
3.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如发现有剽窃情况,一律取消评奖资格。
摄影类的作品要求:
1.投稿作品必须反映真实场景,拒收后期添加或者删减主要内容的作品,可作适当颜色、锐度等调整,彩色、黑白均可。AI制作的参赛作品取消参赛资格。
2.投稿作品可以单幅,也可以组照形式。组照以4-6张为宜。
3.投稿作品均以电子文件投稿,所有参赛作品电子文件不小于3MB,长边不低于2000像素。
4.所有作品在电子文件名中注明反映该张、该组照片发生的时间、地点。每张作品还要注明作者及电话号码。缺少反映上述内容的照片不能投稿。
5.参赛者的所有作品请以压缩文件打包发送,将压缩包命名为如“南沙区+作者姓名+手机号码”,单张作品投稿,还需要按上面方式投稿。
6.参赛者最多投稿10幅(组)作品。
7.同一作者入围作品不超过4幅。
本次大赛评奖及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征文类、摄影类各设置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若干。获一二三等奖作品,颁发奖金和证书。
选取部分获奖作品在《羊城晚报》 副刊版面刊登、广东省文化学会、南沙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推送。
投稿方式
1.征文类作者请填写《作品信息表》与作品一并发送至电子邮箱332319412@qq.com。
2.摄影类作者电子作品请投稿至电子邮箱nswhzx@163.com。稿件请注明“我的文化生活”字样, 在正文写明作者姓名、单位、地址及联系电话。
详情请关注“文体南沙”公众号获取“潮起珠江口——第四届‘我们的文化生活’主题征文与摄影大赛”启事信息。
3.【参赛作品授权声明】凡报送作品参加本次征文/摄影大赛的作者,即视为同意无偿授权主办方在非商业用途范围内使用其作品。主办方享有参赛作品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公益性使用权,使用时将依法保留作者署名权。本次授权适用于各类公益文化宣传活动,不另付稿酬。参赛者须确保投稿作品无版权争议,如涉及著作权、肖像权等法律纠纷,相关责任由投稿人自行承担。
4.本活动解释权属于主办单位。
文|记者 江皓轩 南沙区文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