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阴县野店镇厚植“新农人”成长沃土
10年已过,“网红劳模”为啥还这样红
这段时间,家住蒙阴县野店镇的全国劳动模范牛庆花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着。
4月份参加全国劳模本科班学习,“五一”假期前通过线上卖掉库存苹果,“五一”假期以来,到附近村子选品,就想着为果农多赚点钱……“脚不沾地”一词来形容牛庆花近两个月来的忙碌不算夸张。
在临沂客户端讯“相比蜜桃、苹果,现在每天通过直播卖的樱桃量不是很大,但是樱桃属于鲜果,不宜长时间储存,必须当天上货当天就得发出去,这样才能卖个好价钱。”看着办公桌上前一天仅剩的两小盒樱桃,被当地父老乡亲亲切称为“电商玫瑰”的牛庆花,对这几天的线上直播成果还算满意。

2015年,是牛庆花改变命运的一年,也是她“新农人”梦想启程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一台电脑,一根网线”点燃了她对生活的新希望。此后的10年间,她把蜜桃、苹果、核桃、小米、栗子、芋头、南瓜等沂蒙山优质土特产送到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上。
十年磨一剑,付出就会有回报。10年过后,牛庆花不仅成为带领身边群众共同致富的新时代沂蒙女性,更让她从一名留守妇女逐步成长为临沂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山东省十佳“魔豆妈妈”、“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冬奥会火炬手。
时至今日,牛庆花凭啥还能在网络上那样红?除了她自身敢拼敢闯、专注执着的努力外,当地的众多资源和蒙阴县各级政府厚植“新农人”成长土壤的种种举措也功不可没。

蒙阴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野店镇则是省文明乡镇、省农业产业强镇,也是著名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和“华东爆破大王”臧西山的家乡。作为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之一的牛庆花,传承着“沂蒙六姐妹”的红色基因,在沂蒙精神熏陶中长大,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带动了周边群众脱困致富。
牛庆花之所以能在电商大军中成功“出圈”,当地的特色产业是一个重要支撑。野店蜜桃、苹果等果品种植面积近20万亩,其中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于全省前列。近年来,野店镇围绕果品产业提质增效,坚持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发展理念,在全县率先推行“党委领导联合社、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与省供销社鲁供农服公司合作,开展种植、管理、销售全链条托管服务,增加了果品产量,也促进了产业发展。
“在政府创业扶持政策的帮助下,我们申请贷款、获得专项补贴,不断拓宽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如今,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农资代购、新品种引进推广、果品收购、线上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果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身为蒙阴县晏婴故里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牛庆花,深知好政策对自身发展壮大的重要性。

除了政策扶持,野店镇连续多年召开优秀电商企业交流座谈会,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发展共识,推动全镇电商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求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电商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保障;鼓励电商企业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野店镇针对包括“新农人”在内的乡村人才队伍展开系统性迭代重塑。“我们把乡村人才培育的着力重点,放在一个金字塔形的队伍中。顶部是育强乡村‘头雁’,中部是育优‘农创客’,底部是育成‘新农人’。其中,牛庆花就是‘新农人’的佼佼者。这个金字塔形结构的‘新农人’群体,深深扎根千万农民群体当中,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野店镇党委书记张杰介绍。
在牛庆花这样的乡村人才优秀典型的带动下,目前野店镇涌现出了100多位“新农人”,他们奋斗在果树种植、电商直播等多个领域。

“乡村人才振兴,靠外引,更靠自强。我们提出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锚定千万农民素质提升,构建乡村人才培养体系。近10年来,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和实用人才10万人次。下一步,我们将出台更多措施,引导鼓励‘新农人’们扎根一线,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对乡村人才的能量,张杰深信不疑。
樱桃红时夏意浓。站在政府帮助修整的合作社院子里,牛庆花正指挥着工人有序装车,将一盒盒新鲜的大樱桃发往全国各地。“我将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吸引更多群众参与电子商务,帮助他们从‘农人’转变为‘农商’,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牛庆花深信,在政府各项政策扶持、当地优势资源和劳动精神的滋润下,她和其他“新农人”一样,下一个十年,还会像樱桃一样红。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丁立国 韩纪功 通讯员 李朋 张瑞香
编辑:吕金妮